2020年11月16日星期一
English

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2年市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建筑分会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创新技术高峰论坛

日期:2012-06-18 15:16:56 查看:4886
 

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承办的 “2012年杭州市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建筑分会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创新技术高峰论坛”于2012615日下午2点,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安中大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杭州市科协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绍明出席会议,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会员200余人。会议由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汉嘉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方鸿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持。

首先由市科协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王绍明向大会致辞。他说“现在城市建设发展速度非常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土地变得越来越紧张。所以要想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必须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有人说,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城市建设应当顺应城市空间发展的这一趋势,结合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突出抓好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本次论坛聚集了一大批建筑领域优秀的专家、学者,展示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会议的预期目标一定能达到。”

本次论坛邀请了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建筑物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杨学林博士作题为“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深基坑支护技术与风险防范措施”的专题报告。杨总的报告从地下空间结构发展最新趋势;深基坑支护体系;深基坑支护新技术应用及最新进展;基坑工程典型事故分析(含湘湖地铁基坑工程);基坑风险防范与对策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地下空间结构发展最新趋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世界性发展趋势,并逐步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中心城市密度,疏导交通,扩充基础设施容量,增加城市绿地,保持历史文化景观,减少环境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进20年来,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得到快速发展,地下空间建造规模越来越大,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面临“越挖越深、越挖越大、周边环境越挖越复杂”的发展趋势。90年代地下室大多为1-2层,90年代末出现了地下3层,单屈指可数。2000年以后出现了地下4层(挖深20米左右),最近出现了地下5层,挖深超过25米。

第二部分深基坑支护体系:深基坑支护体系一般分为四类:1.围护墙+内支撑体系;2.围护墙+锚杆(索)体系;3.悬臂式围护墙体系;4.自立式挡土墙体系。

第三部分深基坑支护新技术应用及最新进展:1.地连墙“二合一”技术的应用于发展;2.超深防渗墙的开发与利用;3.地下障碍物处理新技术应用;4.新型锚杆(索)体系的应用;5.地下深层承压水处理技术的发展;6.逆作法技术的应用于进展。

第四部分基坑工程典型事故分析(含湘湖地铁基坑工程):200811151520分,杭州萧山湘湖段地铁施工现场发生塌陷事故。风情大道坍塌形成一个长75米,深15.5米的深坑,附近的河流决堤,河水倒灌,一度水深达6米多。事故主要原因:土方开挖未按照设计工况进行,存在严重超挖现象。特别是第四、第五层土同时开挖,第三和第四施工段开挖土方到基底后未浇筑混凝土垫层。土方超挖导致地下连续墙侧墙变形、墙身弯矩和支撑轴力增大。2.钢管支撑体系存在薄弱环节,整体性差。3.监测工作严重失职。4.勘测单位未考虑采用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土强度参考的影响,为根据当地软土特点综合判断选用推荐基坑设计参数。5.取消施工图中基坑底一下3米深土体抽条加固措施,改为自流深井降水措施。

第五部分基坑风险防范与对策:1.现有基坑工程风险防范体系。2.岩土工程复杂性和基坑工程特殊性的认识。3.基坑设计、施工、监测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本次高峰论坛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许多工程技术人员专门从温州、台州、绍兴、宁波、嘉兴、湖州等各地区赶到杭州,聆听杨学林博士高水平的报告,由于报告内容新颖,主讲者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准备充分,图文并茂,深受广大会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 卢丹

                                             2012.6.18.